从量变走向质变,智慧城市应有满天“繁星”

经过数年的探索,智慧城市已经不再局限于概念的讨论,而是更多聚焦实践的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

现阶段智慧城市没有统一的标准,当绝大多数的城市纷纷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时,却发现智慧城市并不“智慧”,信息化重复建设,新思路没有解决老难题,等等症结,不一而足。

所以,是时候重新思考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论。

10月23日,中国电子云•数聚未来峰会于武汉召开,数字政府分论坛备受关注。在中国系统看来,智慧城市需要构建数字城市发展的平台战略,以建平台、定标准、聚生态作为主脉络。

从量变走向质变,智慧城市应有满天“繁星”

中国系统副总裁常慧锋

“平台不只是以云数为基础设施的技术赋能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数据要素的供给平台,串联数据、赋能场景,更是城市的运营的赋能平台。城市运营过程中,我们要形成数据要素,释放场景价值,这个平台最终将会发展成为产业的组织平台,能够凝聚产业生态,促进城市的数字产业的升级”,中国系统副总裁常慧锋表示。

智慧城市平台是定标准、聚生态的依托,中国系统要建设什么样的平台?

智慧城市:从量变走向质变

“智慧城市建设正处在量变向质变跨越的一个新阶段。”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研究院院长乔亲旺说道。

从量变走向质变,智慧城市应有满天“繁星”

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研究院院长乔亲旺

从量变走向质变,智慧城市还需迈过五道关卡。

首先是安全,随着信创工程的实施,城市也好,行业也罢,以信创工程为牵引,基础能力在快速提升,但是从应用层面来看,尚缺少有效的监管,《数据安全法》《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出台,有望将数字化建设和发展规范化。

其次是能力的沉淀和复用。据IDC统计,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大概在266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投入的国家。但是这其中涉及到大量重复的建设,如何有效调用、激活系统级能力,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

第三是城市系统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同。传统信息化建设讲究条块结合,如果智慧城市沿用这种路径,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建的系统越多,孤岛越多。

第四是数据与业务没有有效融合。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城市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但是怎么用好数据更有效支撑业务的应用,用数据支撑决策、管理和创新,这是未来的关键。

最后是生态缺乏有效的组织运营。平台型企业建设各类平台,在上面搭载各类的应用成为主流模式,但现在来看,这种模式只是简单接口的对接,要真正实现统一标准、统一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是导致各类系统不好用的根本原因。比如政务系统里基于PC端的系统和移动端的系统,分别由两家厂家开发,在业务贯通方面就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阻碍。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新的体系,以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它需要进一步演化、迭代和升级”,乔亲旺表示,中国系统提出“构建一个平台,建设四个链条,去畅通两个循环”,构建连接智慧城市供需的枢纽。

“繁星”,不一样的城市数字平台

过往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比如现在流行的城市中台、城市大脑等建设,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城市平台的建设,都是技术、产品的沉淀,比如用户中心、数据共享中心等,没有进入到实际长期业务运营上。

在项目落地中,由于每家企业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中台提供的技术产品其实并不是上层应用生态的真实业务需求,而共性业务如业务接口、协同流程才是城市应用提供商建设城市应用中需要的需求。

比如,每一个新的企业,做新的政府项目时,都要从新做一遍政府各部门的对接接口,他们需要有一个平台帮助完成城市各部门的底层业务协同和业务对接,避免重复沟通和对接工作,也避免产生更多的对接成本。而目前城市中台往往无法满足这种现实需求。

中国系统提出的新思路或许可以给城市以借鉴,用一个平台,即繁星城市数字平台,打造用资产沉淀链、产品创新链、服务聚合链、能力输出链去畅通市场侧与政府侧的链接。

繁星平台瞄准政府各类业务场景,把场景进行解构,将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产品、能力,进一步实现标准化。标准化之后就能够实现业务的场景化,场景的流程化,流程的数字化,数字的资产化,通过繁星平台,与数据有关的产品、数据、能力,都得以沉淀成为数字资产。

资产沉淀有助于产品的快速创新,基于数据资产,包括业务管理的一些流程和能力,繁星平台能够更多供给到业务各类产品的创新,而且产品迭代周期更短,能够满足敏捷开发、敏捷建设、敏捷运营的要求。

服务聚合链是依赖于繁星平台的应用中枢,应用中枢类似于苹果的应用商店,本质上也是城市数字化应用商店,在这里,各类生态基于相同的标准体系,构建相关的方案、服务、能力,与政府部门各类的需求实现共享、对接。

通过前三步最后形成能力链,结合每个城市个性化的需求,中国系统以数字与运营的平台,打通资产运营和应用运营,构建一个核心中枢。在前端把政府侧业务的内循环和产业生态侧的能力,以及服务的外循环体系联接,打造数字城市运营的大体系。

中国系统通过打造资产沉淀、产品创新、服务聚合、能力输出的全链条,将数字资产价值最大化。纵观业内,“城市数字资产平台”的概念还是首创,这也体现出中国系统的认知,繁星平台更强调资产开发、资产沉淀、资产运营的核心能力。

“繁星城市数字平台的目标就是将城市运营的工作能做得更有效,一方面能够赋能给城市场景的快速构建,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城市的场景资产持续沉淀,优化城市运营的过程,能够实现一个长期的迭代发展”,常慧锋说道。

繁星平台,做智慧城市的支点

智慧城市发展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系统是国内最早提数字城市运营的一家企业,安全为先、需求牵引、迭代发展,是中国系统建设数字城市的指导,也体现出中国系统推出繁星平台的逻辑。

繁星平台也和中国电子云的产业使命紧紧相连,中国电子是信创产业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繁星平台本质上扮演一个行业组织的角色。

通过建设一个数字城市平台,建立起数字生态,最终带动传统产业的再升级,以及当地的数字新经济的发展,这才是繁星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繁星城市数字平台不仅具备平台级工具和能力,同时也在智慧城市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首先是让政府或者城市的数字资产得到有效的沉淀和应用,从过去的一个单系统分散的建设,变为沉淀各类能力的复用,同时实现价值大的循环,实现效能的提升,繁星平台是数字资产的倍增器。

同时,涉及到流程的管理和业务的调度,繁星平台可以扮演控制器的角色,结合各类场景和业务需求,实现各个线条能力的有效组织和编排,以及各类上层应用的管理,对下实现服务资源有效统筹。

从量变走向质变,智慧城市应有满天“繁星”

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首席架构师王酉

对于城市的数字底座和上端的应用场景,繁星平台是一个连接器,打通下面的异构技术和各类能力的壁垒,对上高效对接各类应用,它是以云数赋能的一个关键中枢,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首席架构师王酉如是表示。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大的产业生态体系,中国系统寄望于繁星平台成为数字城市开放生态圈的孵化器,通过繁星城市数字平台体系的构建,中国系统在标准方面联合业内各类生态伙伴一起形成标准共定,能力共享,从单点系统的建设突破到协同的创新,从之前供需的失衡走向未来统一的市场。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系统正式发布繁星合作伙伴生态,对内集中服务、聚焦资源提升竞争力;对外开放合作,聚集合作伙伴构筑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发展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据悉,中国电子云预计将投入近百亿产业基金,打造繁星生态体系。明年目标是打造一百家以上的数字城市项目,积累起一千个以上的场景化应用,积累一千个真正的数据资产、对象资产、能力资产和运营资产。

智慧城市将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旋律,赋予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恰逢智慧城市转变思想的关键期,繁星城市数字平台来得正是时候,一举夯实了中国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上的领导者地位,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